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
 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
 (闽政[2002]1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径报省计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十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项规划
             (省计委 2002年2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拓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九五”时期,面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重点培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团)和名优产品。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的21.7:42.4:35.9调整为2000年的16.3:43.7:40.0,形成了福建炼化、冠捷电子、中华映管、戴尔计算机、厦华、实达电脑、东南汽车、厦工、厦门太古、翔鹭纺纤、柯达、正新橡胶、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南纸、青纸、福耀玻璃等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名优产品,推动了我省经济持续发展。但是,我省产业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产业总体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突出表现为: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来支撑和带动产业升级,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较低;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群,难以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和上下游延伸来推动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食品、服装、造纸、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发展趋慢,优势弱化等。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结构调整促发展是“十五”经济工作的主线。应从加入WT0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明确“十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顺利进行,为福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要求,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以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发展壮大产业链群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优化提高第一产业,提升壮大第二产业,积极拓展第三产业。重点构筑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工业产业,着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和信息业。经过5年的调整,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主导优势产业和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进而达到产业结构高优化、产业技术先进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生产协作专业化,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及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存量资产盘活与增量投入相结合,推进产业重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2.技术创新原则。以技术升级为基础,大力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带动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