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资源整合构建大同运城经济带规划的通知

  治理环境污染,搞好生态建设,高效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对经济带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严格环境监控,改善经济带环境质量
  实施环境严管工程,在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严禁堆放垃圾和废渣;严格杜绝物料或粉尘飞扬、泄露、抛洒现象。在公路两侧2公里范围内,严禁排放烟尘、粉尘,严禁建设污水排放明渠和入河排放口,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和落叶。在公路两侧5公里范围内,所有锅炉烟囱要一律设置统一标识,并进行美化。沿线电厂要增设脱硫除尘设施。其他污染企业,要限期治理,逾期关停搬迁。各服务区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推行清洁生产,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限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搞好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调整各类工业区和城镇布局,协调上下游、上下风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
  (二)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带高效生态系统
  坚持“谁开发谁建设,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搞好25度以上坡地的退耕工作,退耕土地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施六大林业生态工程,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防治高速公路边山地段的水土流失问题。全面实施环京津晋北风沙防治区生态功能保护工程,治理“三化”草地,改造草地生态,加快植被恢复。以朔州沿线地段为试点,搞好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万亩森林工程和西盐池生态园区工程建设进度。
  实施以汾河为主体的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统一规划沿河与通道绿化。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主要河流沿岸建立宽度为50-200米的绿化带。除大运高速公路高标准绿化带外,其余各类交通线两侧也必须栽植一定宽度的林带,构建沿线绿色通道。
  加快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步伐。在晋中生态城市试点基础上,有序扩大生态型城市试点范围。加大城市绿化力度,重点绿化与插花绿化并重,建设城市及生态敏感区立体绿化体系,恢复和增强城市生态功能。
  (三)加强协调、整合,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制定大运经济带水资源综合开发保护规划,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搞好引黄入晋等工程建设,统筹解决沿线重要城镇及工业区用水问题。协调各类水资源开发活动,合理解决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行区域性综合用水和污水资源化,搞好污废水的综合利用,建设节水型经济体系。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水务一体化。将大运沿线五大盆地划定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区,防止和制止地下水超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