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资源整合构建大同运城经济带规划的通知

  互通立交区和服务区绿化,重点是营造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景观林带,带宽按200-300米控制。立交区以绿地、绿三角为主,辅以花卉、观赏型大树冠乔木和造型化绿篱。服务区以生态岛、绿洲和绿环为主要绿化方式,辅以绿色停车场和生态型加油站。沿线可视范围绿化,要根据当地生物气候条件,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绿色走廊。
  严格监督管理沿线开发建设,杜绝“马路经济”。高速公路两侧1公里为禁建区,除城市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沿线地段外,原则上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现有建筑,要通过植树、种草等形式进行屏障。公路两侧2公里为一般控制区,要尽量控制新上工业建设项目。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严禁各类采矿活动。48个立交周围1公里范围内为自然生态地段,禁止设立各种工业园区和集贸市场。
  三、整合沿线城镇功能,建设大运城镇密集地带
  大运沿线是省内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带。要借助大运快速通道,加快城镇功能整合,重点抓好城镇组群和小城镇建设。
  (一)调整城镇布局,搞好城镇组群发展
  依托大运公路,搞好城镇转型发展、城镇功能提升和城镇结构重组。建成规模各异、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镇密集地带。整合沿线城镇功能,尽快形成分工合理、空间一体的城市组群。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历史文化沿革,重点抓好大同-朔州、忻州-原平、太原-古交-晋中、介休-孝义-汾阳、临汾-洪洞-霍州、侯马-新绛-闻喜、运城-永济等七大城镇组群的发展。
  依托大运高速公路,调整城市组群内部和之间的生产力布局,统筹协调大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和重要市政设施建设。建立组群城市之间快速交通网络,统筹安排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园区布局。扩大城市组群内部和之间的产业转移,扩大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合理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重视相邻城镇扩展的协调管理。打破行政区划,建立城市之间的开发建设协调合作机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形成市辖县行政管理体制,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切实搞好过渡地带开发和绿色空间保护,防止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盲目蔓延。在高速公路基础上,进一步密切城市组群与旅游景区和东西山的交通联系,适时推进大同、运城民航支线机场建设。
  (二)扶持小城镇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根据大运高速公路通车后时空间的变化,确定小城镇发展新的经济标准,重新审订小城镇发展规划。依托城镇组群,明确城镇定位,调整城镇功能。突出抓好县城发展,有序扩大城镇人口规模,适当强化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等专业化功能。重点扶持一批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具有枢纽作用的中心镇,增强其集散功能,成为农村片区的经济组织中心。改革小城镇土地利用制度,搞好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断增加小城镇建设投入。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