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对减轻重量、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而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改善了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产业化方向:加大对PP、PE、PS、PVC等通用塑料进行改性及规模生产的开发研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高效、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专用的高分子材料添加剂。
产业化目标:在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52.高性能刹车材料及制品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高性能刹车材料及制品在航空、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目前,我国所需的高性能刹车材料大部分需要进口,因此在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同时,高性能刹车材料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产业化方向:解决相关材料及大型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工程能力配套问题,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使我国高性能刹车材料基本满足现代交通安全性能及环保的要求。
产业化目标:飞机用碳/碳刹车复合材料、汽车用新型无石棉半金属刹车片、准高速列车用粉末冶金金属或半金属基盘式刹车片及汽车制动磨擦衬片等现代交通用高性能钉子材料。
53.高性能涂料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据估计,我国由于材料腐蚀而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收的4%左右。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材料和腐蚀控制技术领域重大技术之一。同时,由于环保的要求,2005年环保涂料的比例要求达50%以上,特别是高性能的汽车涂料、建筑涂料和防腐涂料,急需低污染化。
产业化方向:大力发展各种高档功能性涂料如SEBF/SLF重腐蚀防护技术、阻燃涂料、阻尼涂料、保温涂料等生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装置。
产业化目标:实现SEBF/SLF重腐蚀防护剂的生产及应用。千吨级水平的高平整度、高性能阴极电泳汽车涂料、超耐候性外墙涂料等功能性能涂料的规模化生产。
54.新型墙体材料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我国目前使用的墙体材料80%仍为墙体砖,年产量约6000亿块标准砖,一年耗土120万亩左右,耗能6000万吨标准煤。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减轻墙体自重、节约原料和土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造价、隔热保温等优点。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必须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产业化方向:砖类,以粘土多孔砖和空心砖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大掺量废渣砖;砌块,以砼砌块为主导产品,重点发展利用工业废料和矿渣生产的承重砼空心砌块、各种非承重轻骨料砼空心砌块等产品;板类,发展各种水泥类轻质板、纸面石膏板、彩色钢夹心等板材和轻钢龙骨等轻质的骨架材料;复合墙体材料及制品,开发多功能及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产品,如轻砼复合保温砌块、FC板液态渣棉揽体保温板等。
产业化目标:在全市内实现新型建材的广泛应用,实现部分新型建材如空心砖、页岩砖、复合墙体材料及制品的规模化生产。
55.新型防水建筑材料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建筑的迅速发展,框架结构建筑、大板装配式建筑和玻璃墙结构的广泛采用,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迫切要求防水建筑材料与之相配套,因而市场前景可观。
产业化方向:改进防水建筑材料的品种、物理化学性能,使防水建筑材料不断向高性能、低成本、多品种、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
产业化目标:在沥青基卷材基础上发展新型柔性防水材料、三元乙丙(EPDM)橡胶、聚氯乙烯(PVC)等高分子防水片材;橡胶改性沥青、聚氨脂等防水涂料;弹性硅酮、聚硫和聚氨脂等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
56.重交通道路沥青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随着我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道路建设的等级比以前有明显提高。因此,优质道路沥青的供应问题成为沥青市场的焦点。发展我国重交通沥青产业,使交通沥青立足国内,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方向:以较成熟的技术逐步形成重交通道路沥青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使重交通道路沥青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产业化目标:重点支持改性沥青项目建设,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使其在国内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57.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起到防止泄漏、节约能源、控制环境污染的作用。其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密封技术水平是评价主机、机组、系统和企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产业化方向: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密封。
58.工业用新型、高效酶制剂产品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各种精酶制剂,尤其是工业用新型、高效酶制剂,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和领域逐步扩大。我国在酶工程式及相关技术研究方面与国际水平相当,在规模生产方面有很强的实力,但工程技术配套能力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合理调整工业酶制剂的产品结构。
产业化方向: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强化酶的特异性和安全性,提高转化率;进一步完善回收与提纯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酶制剂应用推广的力度。
产业化目标:低聚糖酶制剂的规模化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和应用,凝乳酶与复合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和化妆品用酶制剂的规模化生产。
四、机电一体化
59.适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机械加工行业对高质量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对我国的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进行数控化改造,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0-40%左右,实现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开放式体系结构、自动建模技术,集成CAD/CAM/CAE软件,并在产品设计开发及制造过程中各个环逐步实现CAD/CAM/CAE软件集成应用的产业化。
产业化目标:建立产品开发体系、制造工艺体系、营销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逐步实现高精度数控机床、多轴联动数控机床、柔性数控机床生产线、特种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和刀具系统等的应用或生产。
60.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