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市场,并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电子商务将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现代化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产业化方向:Internet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农产品信息、电子购物、生活小区管理等。
产业化目标:实现全市范围的电子商务应用,率先实现数字化城市、数字小区等。
二、生物技术
30.农业动植物基因工程产品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产品产业化速度加快、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在有关农作物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有6件转基因作物品种通过基因安全性评价,进入商品化种植阶段,此外,还有水稻、小麦等10余种作物的转基因植物已获准进行田间试验或中间试验。在动物基因工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产业化方向:大力发展优质、抗虫、抗病、抗逆、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同时发展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人用、医用疫苗、工业酶、化妆品和维生素的优良蛋白质分子。
产业化目标:建立植物转基因体系,加快转基因植物和动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深圳市绿鹏公司、君轩公司利用转基因牛和羊生产高价值药物的开发研究,深圳市创世纪公司抗虫棉、银辉投资公司的耐贮基因蔬菜的规模化生产。
31.农业作物优质种子种苗、家畜良种的培育及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种子种苗和家畜良种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对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农作物质量和品质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年需求量约为700万吨,其中商品种子量350万吨,特别是高品质的种子种苗的数量更少,而且经过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的种子不到用种量的10%。我市在良种猪、奶牛、乳鸽、鸡等一系列产品上的繁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产业化方向:重点培育农林作物优良种子种苗;大力支持种子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示范工程及其规模化生产,加快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家畜良种品质,实现快速扩繁产业化;加快实施优质种子种苗和家畜良种品牌战略。
产业化目标:建设农作物引进中心、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蔬菜种子加工中心;支持绿鹏公司的中国航天育种基地的建设;加快市银辉公司、创世纪公司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基地建设。鼓励深圳农牧公司良种猪繁殖基地的建设,市农科中心、光明农场乳鸽良种选育及规模生产。
32.基因工程药物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国际上已开了数十种蛋白质多肽类激素物质、100多种人细胞因子,以及一些价格昂贵的具有重要生理和特殊功效的酶。我国现已有几种基因工程药物获准进行商品生产,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获准进行临床试验,还有十余种基因工程药物处于临床前准备阶段。深圳在基因工程药物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科兴是全国产值最大并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厂家,其重组--干扰素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
产业化方向: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药物的开发,发展重点用于防治传染病、心血管、恶性肿瘤、老年病和提高人体素质的药物;不断提高上、中、下游技术的研制和生产水平,推广蛋白质纯化及后处理环节中的先进技术及先进工艺,加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产业化目标:以科兴、三九集团、海王生物、华生元等一批大企业为依托,到2005年实现α--干扰素系列产品、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生成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国家一、二类新药产业化。其中二种以上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
33.基因工程疫苗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基因工程疫苗对防止疾病传染、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当前生物工程的热点之一,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我国仅肝炎病毒携带者就达2亿人。近二十年来,我国已相继研制成功了接近国际水平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痢疾疫苗、霍乱疫苗等,还有近十种基因工程疫苗已获准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基因工程菌苗是国内外第一株获准使用的基因工程双价痢疾菌苗。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企业,规模、设备、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此产品国内市场已超饱和。
产业化方向:大力开发新疫苗和改进现有疫苗;加快研究、开发联合疫苗、可控缓释疫苗、载体疫苗(多价)、偶联疫苗、DNA疫苗、T细胞疫苗和治疗性疫苗制造技术。
产业化目标:实现市场潜力较大的疫苗新品种和多抗原联合疫苗的产业化生产,如双价痢疾疫苗、霍乱疫苗、激活T细胞的肿瘤和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快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多肽疫苗、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用预防疫苗、甲肝疫苗、感冒疫苗等。同时,不断加强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出口量。争取到2005年有2-3个新的疫苗新品种实现产业化。
34.基因治疗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机体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它有可能革新整个医学的预防和治疗领域。目前,全世界已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方案已达数百项,病例数超过数千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进,疾病相关基因,基因功能研究进展将有力地推动基因治疗的发展,不仅基因治疗方案的数量会有明显增长,而且基因治疗的适应症也会大幅度的扩展。我国脑瘤、血友病等3-4项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深圳赛百诺在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和开发方面与美国同步,居世界领先水平,其开发的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已获国家批准在北京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二期试验。
产业化方向:加快基因治疗药剂在治疗恶性肿瘤、爱滋病、乙型肝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和开发;加快在非病毒和病毒型基因导向载体方面研究及产业化。
产业化目标:重点支持赛百诺公司的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的产业化,使其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基因治疗药物的企业。
35.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和人造器官
产业化现状与前景:生物医学材料与制品已广泛用于临床,是一个有十分发展潜力的领域。但我国该领域发展较缓慢,整体水平较低,产品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利用当前我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加快医用生物材料和制品的开发与生产,对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业化方向:加快开发生产生物活性骨(牙)、关节系统替换材料和体内植入物,介入导管和器件,介入性治疗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装置,人工心瓣膜等心血管系统替换材料和制品,眼科等手术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避孕疫苗等生物活物质控释系统及相关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