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针对高危行为开展干预工作,减少人群的危险行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打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结合“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禁毒戒毒工作,积极宣传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危害,降低人群高危行为。
推行社会营销方法,健全市场服务网络,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利用安全套市场营销策略和计划生育服务与工作网络、预防保健网络大力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试点,提高高危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
积极开展针具市场营销,推广使用清洁针具,减少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进行吸毒人员药物治疗试点。
(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省级和艾滋病高流行区域的市、州级预防保健和医疗机构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临床诊断、治疗服务。到2002年底,市、州级以上城市和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县(市),至少要指定一个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或其中的科室,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体系。建立社区专业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营造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宽松环境,实施医疗照顾与关怀,并加强管理,减少其流动。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护理模式。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采用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手段,以及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方法,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整顿性病诊疗服务市场,推行匿名就诊,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能力,关心他们的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同等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基金给付范围,按规定支付。鼓励开展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慈善机构可争取援助或捐助,可设立艾滋病社会救助基金。
(七)开展艾滋病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制定省重点科技计划时,加大对艾滋病防治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安全输血、临床治疗、药物开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结合我省省情及时推广应用国内外科学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利用我国传统医学优势,大力支持中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探索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进行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开发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