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畜牧业富民计划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实施畜牧业富民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三项工程,加快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畜牧业,在稳定增加总量的同时,切实提高质量,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建设成为推进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产业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预期目标是:到“十五”末,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到520万吨,净增1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左右,提高6个百分点;动物产品优质率达到60%以上,提高20个百分点;畜产品加工、制造业增加值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1∶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460元,比“九五”末翻一番。
三、实施畜牧业富民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抓好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营造品牌、规模优势。根据我省资源条件、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优势,按照“主攻淮北、拓展城郊、提升江淮、带动皖南”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重点培植开发五个畜牧产业带。
--淮北黄牛产业带。充分发挥淮北地区饲草资源和黄牛的品牌优势,以秸秆开发、种草养畜和世行肉牛发展项目等为载体,加快发展淮北优质黄牛生产基地,依托金种子集团、玉美食品公司、临泉山羊集团、五洲食业等大型龙头企业的牛羊肉系列开发,带动我省黄牛等草食家畜的产业化发展。
--城郊奶牛产业带。抓住当前乳品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采用胚胎移植等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尽快将合肥、淮南、亳州等市郊县奶牛养殖规模发展到万头以上。在淮北地区加快杂交牛挤奶推广示范,推行专业挤奶服务,提高鲜奶质量。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乳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加快奶业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步伐。
--江淮肉猪产业带。充分发挥江淮地区的粮食资源和优质瘦肉猪的品牌优势,瞄淮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市场需求,以标准化、规模化优质三元瘦肉猪养殖基地建设为主体,依托一批万头以上集约化养猪场和肉猪运销、加工企业集团,通过品牌宣传和“订单”供应,扩大皖猪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
--沿江水禽产业带。充分发挥沿江、巢湖等水面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无公害水禽养殖基地,瞄准国内外两大市场,按照同类产品的国际标准进行禽肉、禽蛋、羽绒等产品深加工系列开发,努力扩大产品外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