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2修正)

  (一)对本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依据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三)对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实行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
  (四)对违反本实施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四条 卫生监督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证件。
  卫生监督人员可以向医疗保健机构及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索取必要的资料,对母婴保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及有关部门不得拒绝和隐瞒。
  卫生监督人员对医疗保健机构及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或者妇幼保健院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母婴保健业务工作的质量监督、监测、技术指导与信息管理。
  第三十六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配备相应的母婴保健业务人员和设备。村卫生站应当有兼职的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的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可配备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的专职乡村医生。
  第三十七条 乡(镇)医疗保健机构的母婴保健人员的工资、补贴,应由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三十八条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应当建立孕产妇、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统计报告制度,并组织做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原因的评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第八章 罚则

  第四十条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和其他人员违反《母婴保健法》及本实施办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资格;对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