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国债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稽察和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出台《安徽省重大项目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完善计划、监察、财政、审计联合稽察制度。对项目进展缓慢、挤占挪用资金、搞“豆腐渣工程”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抓紧做好国债项目的验收工作,争取年内将大多数已建成的项目验收完毕。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营造有利于投融资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一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企业投资建设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允许类的项目,只要能够自行平衡资金来源、落实建设条件的,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改审批制为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制。对需要审批的项目,也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增加透明度。二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对主要以财政拨款进行的非赢利性投资项目,除有特殊要求外,其建设逐步实行专业化管理。对具有经营性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政府主要是通过授权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三是激活社会投资。运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道路、桥梁、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小型水利设施、非义务教育、经营性医疗机构、文化设施和部分福利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努力为社会投资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分类处理和稳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依法扩大养老、失业保险覆盖面。要从实际出发,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做到“应保尽保”。妥善处理资源枯竭矿山的关闭破产,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助活动。促进推进医疗保险等项改革。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就业潜力大。要以社会化、产业化、规范化为方向,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发物业管理、家庭服务、社区保安、医疗保健等社会化的便民利民服务。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非义务教育、文化体育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产业,努力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和非正规组织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就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