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其中一产增长4%左右,二产增长9.5%左右,三产增长10%左右: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外贸出口力求有所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实施农业三项工程,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扩建,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产地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适应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的认证、整合,强化农产品品牌管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按照“有特色、成规模、上档次”的要求,重点培育一批带动面大、关联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实施阜阳、毫州黄牛系列开发工程建设,建设阜阳黄牛良种繁育基地、涡阳牛肉加工示范工程等项目,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扎扎实实地抓好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合肥大型优质油基地、宿州大型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完成阜阳、滁州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巢湖大型油菜基地的续建扫尾工作。择优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加快长江干堤加固工程进度,确保汛前完成建设任务的80%,年底前基本完成。加快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合肥大房郢水库,完成龙河口、沙河集、巢湖闸等病险库闸除险加固,争取启动佛子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淠史杭、驷马山、花凉亭、女山湖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再建设6-8个节水示范项目。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岳西、宁国等7个国家“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继续推进人畜饮水工程,重点解决部分山区、江淮丘陵和水利死角地区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加快第二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进度,力争全省农村电网的改造面达到90%左右。基本完成贫困县出口通道改扩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