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失效]

  3.有领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应由其管理机构出具领取基本生活费的证明或证件;
  4.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应由其管理机构出具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标准的证明或证件;
  5.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的人员,应由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机构提供就业状况证明;
  6.残疾人应提供残疾证;
  7.有农业户口的,应提供结婚证、户口证明和家庭养殖业、种植业等的收入证明;
  8.夫妻离异的,应提供离婚证、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
  9.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有关证明和材料。
  第十二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社区居委会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人员应深入申请对象家庭,采用入户
调查、实地察看、邻里访问或其他有效形式调查核实其家庭人口和收入状况,申请对象必须主动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并在
调查表上签名确认。
  申请对象被反映存款等申报不实的,申请对象应当配合民政部门查证。
  第十三条 社区居委会、乡镇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机构应将调查核实的申请对象的家庭人口、家庭成员月人均
收入、救助金额等有关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公民对张榜公布的情况有异议的,应再次调查核实并公布。
  第十四条 社区居委会、乡镇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机构应将初步确认的申请对象的家庭人口及收入状况、救助
金额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复核。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将复核情况报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应确定救助金额,并填发《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说明理由。
  有关机关应在接到申请对象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
  第十五条 救助金额按下列不同情况确定并发放: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家庭,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
  (二)对有一定收入的家庭,按照其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
  最低生活保障金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发放,也可以委托当地银行分支机构或邮政储蓄分支机构代发。
  委托代发的具体办法,由民政、财政部门与代发机构协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