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取得绿色出租车经营权的企业(以下简称经营企业)必须依法经营,文明营运,为乘客服务,自觉接受市主管部门、区运政管理机关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 经营权的授予和收回、管理和监督
第八条 从事绿色出租车经营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依照本规定取得市主管部门授予的经营权。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绿色出租车经营权和绿色出租车设定担保、转让或擅自处分。
第九条 绿色出租车经营权依法实行招标制度。经营权的招标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由市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
第十条 市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文件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投标人资格;
(二)经营权期限;
(三)市政府确定的有偿使用费标准;
(四)绿色出租车投放数量;
(五)车辆主要技术标准;
(六)市政府确定的租费标准;
(七)服务设施的要求;
(八)评标标准和程序;
(九)其他要求。
第十一条 市主管部门应当设立经营权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企业的下列情况进行评审和量化评比并确定中标企业:
(一)规模经营及专业管理;
(二)人才结构;
(三)设施条件;
(四)机构设置;
(五)规章制度;
(六)文明服务;
(七)行业贡献;
(八)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内容。
中标企业确定后,市主管部门应当向中标企业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企业。
中标企业应于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主管部门全额缴纳有偿使用费。
第十二条 市主管部门应自中标企业缴清有偿使用费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中标企业颁发经营权授予文件。
经营权授予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经营权的授予;
(二)经营权范围;
(三)经营权期限和车辆数;
(四)经营模式;
(五)合同管理;
(六)服务质量承诺;
(七)履行对驾驶员的各项劳动用工义务;
(八)聘用驾驶员的程序及办法;
(九)放弃经营权、停业整顿、违规驾驶员及车辆的处理;
(十)经营权的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