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艰巨。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还没有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病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全省将新增结核病患者17万—20万人,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实行分类指导,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四)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五)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三、总体目标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到2005年,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三)到2005年,全省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人数达到4.5万人;到2010年达到10万人。
四、工作指标
(一)到2005年,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二)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治疗覆盖率达到70%;到2010年达到80%。
(三)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规则治疗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四)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五)到2005年,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六)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50%;到2010年达到70%。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省、地(州、市)、县(市、区)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明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调整、充实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稳定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防治技术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