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服务子系统:居民的临时、应急、特殊商品需求,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直接去就近24小时便利店得到满足,也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从其它店铺订购的方式得到满足。
--家政服务子系统:住宅区24小时便利店和信息服务平台代办招用家庭清洁工、厨师及提供小孩看护、学童接送、老人照料、病人护理、上门理发、上门修理、家教理财等中介服务。
--代理服务子系统:住宅区24小时便利店和信息服务平台代办各种特殊缴费、洗衣、市内物品速递、各种演出及交通票务、安排旅游等服务。
(二)两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以园区内大型商业设施集中街区为骨干,执行满足园区主体生活服务和扩大园区科技商业辐射范围的职能。
2.第二个层次:以分布于园区高尚别墅区、社区、科学园、高校、科研院所、小城镇的中小商业设施为基础,执行满足园区日常购买、临时应急购买需要职能。
(三)三个集群
1.发展区中西部集群:发展区中西部地区(京包铁路线以西)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科技人员家庭及部分原住居民的生活区域。区内居住的众多高科技人员和创业者家庭是区域商业的主要目标顾客。发展区中西部集群以一个庭院式商业中心为主体,并配备完善的小城镇商业体系,分别执行满足发展区内近10万高中收入家庭、富有阶层生活消费及休闲娱乐需求和原住居民需求的职能。
2.发展区东部集群:发展区东部地区(京包铁路线以东)是园区普通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一般职工家庭的生活区。居住人口密度高,比邻发达城区,进出交通条件好,该区域商业除满足本地生活消费需求外,对外也应有很强的辐射力。发展区东部集群以一个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为主体,与地区商业中心相结合,执行满足园区居民生活需要和辐射全市乃至全国及海外的商旅景观的职能。
3.中心区集群:中心区是园区对外商务活动的窗口和园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推介展销科技产品和技术服务、满足商务交际和高质量生活消费需求是该区域商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中心区集群以产业服务型商业街区和生活服务型商业街区为主体,执行常年展卖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满足一般生活需求、时尚需求、商务交际需求的职能。
(四)一个网络体系
建立完善的以电子商务网络为主体的园区商业支持、补充体系,是实现园区技术贸易“无障碍”、生活“无差异”的重要保证,也是园区商业便捷、舒适、安静特点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执行向社会展示商业现代化方向的职能。园区的电子商务网络包括园区商业信息平台、技术贸易B2B网络、生活服务B2C网络,其中B2C网络应有二个经营网络,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公司直接对消费者的B2C服务网络;另一个是实体店铺利用全面实现的宽带网入户优势,对消费者提供网上购买服务。
整个园区商业作为首都商业的组成部分,上述商业模式的设计既力求符合首都商业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同时又着重在布局、业态和功能安排上体现园区市场特点,鼓励新型商业、现代商业的发展,限制初级市场的发展。
四、园区商业布局及功能配置
(一)发展区中西部地区商业布局及功能配置
该地区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高收入家庭集中的高档住宅区。虽然有为数不少的原住居民在区域内生活,但该地区地域广阔,保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原住居民生活区和高级住宅区将呈自然分离状态。区域内今后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高收入家庭的生活消费,商业设施应以满足这一人群的生活消费需求为重点,同时满足原住居民的生活需要。
在不破坏高收入有车族家庭自然、安静的居住环境原则下,规划本地区商业设施是:
1.高尚住宅区商业
--庭院式商业中心:在与当地居住区域相对分离的公路交汇处建设庭院式商业中心。
--住宅区便利店铺:与各高尚住宅区和集中居住点人口数相适应,就近配置一定数量的小型多功能便利店铺,能够提供全天候、多元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