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规划(2001--2010)》的通知


               商业规模及区域分布
 
项目                   总量   中心区   发展区
消费品零售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150    90    60
其中:餐饮服务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22.5   13.5    9
科技商品会展交易中心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40    30    10
总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190   120    70

  三、园区商业的模式
  依据园区经济环境对园区商业的要求和对园区目标市场的分析,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商业发展的经验,园区的商业模式及其功能,应该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商业的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园区商业承担着保障园区科技产品和技术流通“无障碍”,保障园区居民主体生活与在发达国家科技园生活“无差异”的双重任务。
  第二,园区商业既是发达的商业,也是“静悄悄”的商业,不应该刻意追求对周边地区零售客流的辐射力、吸引力。
  第三,园区商业应该是能够向园区社会提供全面的生产、生活服务的系统经营网络。
  为此,确定园区商业的基本模式是:面向两个市场,建立两套功能相对独立的商业系统;以三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大型商业集群为核心,构成园区商业的主体框架和骨干层次;以分布于全区高度组织化的中小商业设施为基础,形成园区商业服务的基础层次;以涵盖全区的电子商务网络为支持系统,形成园区虚拟商业服务网络。简言之,园区商业的基本模式是由两套商业系统、两个层次、三个集群和一个网络体系所构成的互动互补、协调发展的商业服务体系,即“二二三一”商业模式。
  (一)两套商业系统
  1.产业服务型商业系统:面向园区科技市场,以最便捷和经济合理的形式向社会集中展示、宣传、推介和销售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和相关技术及服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速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流通的商业系统。这一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会展与交易场所:提供全面的产品展示、技术信息服务和谈判与交易的场所。
  --技术咨询网络:能够帮助技术需求方找到合适的技术供给,提供从信息查询、谈判、到最后实施的全套服务,克服组织、技术、需求方能力障碍,确保技术贸易的成功与实施的成功。
  --中介服务体系:利用各种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贸易提供资产评估、信息服务、法律服务、产权交易、外贸代理等多项业务。
  由上述三种业务形态组成的技术贸易体系通过设在园区中心区、各科学园内的相关职能分担,形成服务网络,执行技术贸易的所有权转换功能、使用权让渡功能、实物产品与技术的移位功能、服务功能和信息传输功能,实现科技商品流通“无障碍”。
  2.生活服务型商业系统:面向园区生活消费市场,以满足园区居民及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和时尚消费需求为主,尤其是向几十万科技与科研人员、创业者家庭及高校师生提供便捷、舒适、安静,与发达国家同类园区“无差异”的生活服务型商业系统。
  为实现园区商业功能与国外同类园区“无差异”的目标,要求这一系统全面扩展经营范畴和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功能创新。
  大型购物中心、商业中心主要是满足选择性、休闲性、综合性购物需求,社区商业、小城镇商业和科学园内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是满足应急、临时购物和服务的需求。
  住宅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要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进入园区的连锁企业组织形式和宽带网设施,通过建立商业服务信息平台,采用代理、代办、中介、委托、直营等多种形式,在设施配置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利用较少的设施集约众多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提供最便利的高品质服务。园区配套商业应该在近三年内形成一套由24小时便利店和宽带网入户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较完整的生活服务,具体内容构成包括: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