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3月28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证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
第三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标准。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优先安排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营造和保护水源涵养林;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治环境污染,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林业、农业、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章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水质标准
第七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水源类别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又分为江河水源保护区和湖泊、水库水源保护区,其陆域从水域正常水位线起计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实行三级保护,按照防护要求,分别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户区。
第八条 饮用水江河水源保护区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