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扩大基层民主,鼓励和推动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保障妇女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妇女代表会主任作为候选人提名,经选举进入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中女代表的比例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8.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使其成为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三、妇女与教育
保障适龄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重视和发展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教育,增加妇女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比例,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目标
1.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5年,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达到99%以上,其中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达到90%以上。小学5 年巩固率达到90%以上。2010年分别达到99.5%和95%,基本杜绝小学适龄女童失学。
——2005年,初中女童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巩固率达到80%,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女童毛入学率达到80%。2010年分别达到95%、85%、90%。
2.基本扫除妇女文盲。
——2005年,成人妇女识字率提高到85%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识字率提高到95%。2010年全省基本扫除妇女文盲。
3.有步骤地提高妇女中、高等教育水平。
——2005年,高中阶段女性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高等教育女性毛入学率达到10%左右。2010年分别达到65%、15%左右。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学生的比例。
4.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
——加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高素质复合型女性人才的比例。
——加强对女性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女性从业人员接受培训覆盖面达到85%以上。
——提高妇女接受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5.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妇女科学文化普及率达到60%以上。
——90%以上的行政村有1名以上农村妇女获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
——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妇女掌握1—2门实用技术。
6.改善特殊妇女群体接受教育状况。
——流动人口中女童基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残疾女童入学率达到70%。
——积极帮扶贫困女童、贫困妇女、残疾妇女接受各类教育。
策略措施
1.省及各地人才发展战略中要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全省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有利于妇女与男子接受平等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保障妇女受教育的权利。
2.进一步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女童、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残疾女童、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义务教育,帮助失辍学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缩小男女童受教育的差距。加大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3.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妇女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注重培养妇女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通过设立女子职业学校、女子职业大学或开设适合妇女的相关专业及各种培训,使在职女职工和新增女性劳动力能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组织实施“职业中学建设工程”,强化县以下乡(镇)和农村的职业教育,为女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机会。 4.改善全省教育层次较高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科领域内的性别分布结构,培养更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领域的女性专业人才。在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保障妇女与男子共享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
5.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帮助贫困女童接受义务教育。全面落实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动员社会开展和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完成学业。
6.加大扫除妇女文盲工作的力度,增加扫盲的投入,把扫除农村妇女文盲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通过学文化和科技培训,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
7.把全省妇女素质教育贯通于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各个方面,培养女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普遍提高妇女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
8.努力创造条件,使农村妇女劳动者能普遍受到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和文化知识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将基础教育与“绿色证书”教育相结合,使女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劳动技能。
9.通过对口扶贫支教,实施远程教育扶贫项目等措施,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受教育的水平。通过开展残疾妇女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增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10.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为妇女普遍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继续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妇女扫盲。
四、妇女与健康
保障妇女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的权利,力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目标
1.妇女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提高妇科疾病普查率和治疗率。
——建立健全社区、农村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发挥县级以上大中型医院的作用,为妇女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2005年,全省妇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1岁,2010年,达到73岁。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2005年,全省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70%,2010年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