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五)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六)合同争议的处理和违约责任;
(七)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
职工一方与企业方可以就上述内容中的专项签订集体协议。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七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或者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第八条 签订集体合同必须经过协商代表集体协商。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并代表的人数应当对等,并各自推选一名首席代表。
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确定。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确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选举、确定协商代表的同时,可以多选1至2名作为候补协商代表。
首席代表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应当书面委托一名协商代表担任首席代表。协商代表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由候补协商代表出席会议,或者按照上款规定补充确定。
协商双方可以聘请有关专业人员作为顾问,参加集体协商。
第九条 协商代表应当真实反映本方意愿,维护本方法权益,接受本方人员的咨询和监督。
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协商代表因履行代表职责而占用工作时间的,其工资和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在任期内,除了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形外,企业不得单方面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第十条 在不违反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第十一条 经协商未成一致意见或者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况时,经双方协商代表同意,可以中止协商。中止协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日。双方从第一次协商到签订集体合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日。
集体合同协商内容应当指定专人记录,经双方协商代表确认和签字后存档。
第十二条 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应当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