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1.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农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走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3%。
  第一,努力提高畜牧业在农牧业中的比重。畜牧业是具有我区特色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目前,畜牧业在我区整个农牧业中比重为38%,这与发达地区5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持畜牧业持续快速增长。要立草为业,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促进畜牧业大发展。今年,我区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一是切实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处理好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控制超载过牧,为大面积草场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要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发展人工高产饲料基地,走建设养畜的路子,逐步减轻畜牧业发展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二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充分发挥农区饲草料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乳业和牛羊育肥业。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适时组织开展人工降雨,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坡耕地,要结合生态建设,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为恢复生态和发展畜牧业创造条件。今年要力争开发灌溉饲料基地100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00万亩。
  第二,大力推进农牧业技术进步。面对生态环境压力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农牧业靠数量扩张的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农牧业技术进步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要加大种子工程建设力度,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要加强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稳定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要抓质量、抓品牌,建立农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
  第三,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要突出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龙头企业。这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增加投入,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今年自治区将择优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牧业,辐射农牧户。二是抓好基地建设。这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要继续抓好乳、肉、绒等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抓好产销衔接。只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范的产销衔接关系,才能有稳定的生产基地,才能有稳定的销售市场。要进一步规范合同契约,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