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开创我省劳务开发工作新局面的意见
(川委办[2002]2号 二00二年二月七日)
为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开创我省劳务开发工作新局面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搞好劳务开发,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劳务开发也开始进入农业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业转移,国内与国际劳务输出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劳务开发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受到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进一步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业结构乃至区域布局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农业资本、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同耕地资源不断养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探索新时期劳务开发的新路子,进一步开创劳务开发工作新局面,是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十五”期间,我省劳务开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是:按照全省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抓住机遇,加快步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增加人数年均保持在30万人以上,“十五”期末,农业劳动力总数比2000年下降10个百分点。
2002年全省劳务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00万人,其中跨省劳务输出590万人,外派劳务1.5万人;力争实现劳务收入420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份额达到29%以上。
二、拓宽渠道,扩大领域,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