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六个好”的目标,努力把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始终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集体,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乡镇干部队伍。
根据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奋斗目标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要求,从现在起,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和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比例等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到2006年,要达到如下目标:
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党政班子中30岁以下的干部至少各配备1名。乡镇党政正职中,30岁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班子中也要有其他年龄段经验丰富、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形成有利于班子工作、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有利于不同年龄段干部发挥作用的梯次年龄结构。
乡镇领导班子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要达到90%以上,其中具有普通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少于2名;乡镇党政正职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总数的50%,班子要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在领导班子成员中配备有农、工、经济管理、城市建设、法律、政治等专业知识的干部。注意配备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党政领导班子中妇女干部至少配备1名。
乡镇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应占60%以上,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要日趋合理。逐步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乡镇干部队伍。
各市(地)县要抓住乡镇机构改革、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和届中调整的时机,按照上述目标要求抓好落实。没有达到要求的,必须优先补充缺额干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要空出名额,积极物色;难以产生合适人选的,要通过干部交流选配。要重点抓好已规划建设的200个小城镇和民族乡的领导班子配备工作。
三、重基础,抓源头,大力选派优秀年轻工部到乡镇工作
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全区每年夏季从区内外高等院校选调150名左右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到乡镇工作,每年冬季面向社会挑选100名具有普通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6岁以下的毕业生到乡镇试用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纳入选调生管理范围,安排在乡镇工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全区所有的乡镇都有1名以上选调生。要加强对选调生的跟踪考察和培养管理,选调生锻炼1至3年后,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适合从事机关工作的,有计划地补充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不适合继续作为选调生培养或不适应党政工作的,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妥善安排到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上。
加强新吸收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者)的基层锻炼。市(地)县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者),没有乡镇或农村及其他基层工作经历的,上岗前统一安排到乡镇锻炼一年,作为公务员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由录用机关同级财政统一支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正式录用为公务员(机关工作者);考核后认为不能按期正式录用的,延长一年试用期,与下一批吸收的公务员一并考核录用;连续试用两年仍未被正式录用的,取消其公务员资格;鼓励被录用的公务员延长在乡镇锻炼的时间或留在乡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