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调整计划体系结构,精简计划数目,减少重复交叉,集中财力和科技资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高科技项目显示度、集成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分离;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形成“开放、竞争、择优、协作”的新机制。
福建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福建省科技厅 二00二年二月四日)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我省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突破带动的新兴产业。
(二)基本方针和原则
“十五”至2010年我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必须着力推进创新和产业化,坚持以下六点原则:
1.以本省总体发展目标需求为依据。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经济结构调整总体目标要求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2.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结合,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开放管理体系和集成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选择一批能够体现我省自身优势和特点、有较大市场潜力与产业带动作用、能产生技术跨越效应的重大项目,精心组织力量攻关,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力争实现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4.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快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积极促进山区与沿海的科技经济协作,促进海峡西岸繁荣带建设,尽快提升区域科技、经济竞争力。
5.以人为本、加强集成、滚动发展。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和产业化项目,加强技术的综合集成,力争在这些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跟踪和适应国内外高科技的发展变化。
6.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在开放的科技系统中加强自主创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强化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三)战略重点
“十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千亿”科技产业化工程目标为中心任务,在区域布局上继续以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为重点,在技术领域方面确立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领域为战略性重点,努力增创三个方面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