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工业技术创新。主要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建筑建材、轻纺、能源等产业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着力解决制造业升级面临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实施《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十五”计划》,大力推进CAD/CAM/CIMS等在制造业上的应用,发展自动化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提高国产装备的开发设计能力。同时,要加强消费品制造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花色品种,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技术开发;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示范。
(五)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应对入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体系和区域技术创新示范;基本建成网络化的全省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和加强拥有实力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中心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保护;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初步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开发体系、健全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和完善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六)推进社会领域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善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促进社会事业及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为建设“生态省”提供科技支撑,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科技技术普及、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与保障等工作。
(七)加强对外、对台科技合作
加强技术引进和对外、对台科技招商,建立高新技术招商项目库,积极组织高新技术项目赴国(境)外招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办好在厦门、福州每年举办的科技招商活动,积极参加每年度的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建设厦门、福州两个国际科技商城;高起点引进国外及台、港、澳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大财团来闽兴办高新技术企业。
加快实施技术“走出去”战略。重点建设好联合国在中国布点的南南合作示范基地(总部设在福州),引导一批国内及我省优势技术如菌草技术、爆破技术等进行国际培训和向外输出,推动我省技术经济输出的国际化进程。实施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培育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消费类家电和成套机械设备等行业选择一批重点出口产品,力争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出口规模。
加强闽台在高新技术和农业方面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台湾的电脑关键零部件、数据通讯网络系统设备、集成电路、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新型元器件等的优势技术,促进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促进闽台生物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强福州、漳州等“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