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城市市区的绿化管理,由城市建设(园林)主管部门负责。
城市市区以外地区的绿化管理由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草原的绿化管理由农牧业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 铁路沿线两侧的绿化,由铁路部门负责。
县道以上公路的绿化,由交通部门负责;乡村公路的绿化,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铁路和公路专用线的绿化,由专用线的产权单位负责。
机场、港口、码头的绿化,由机场、港口、码头的主管单位负责。
水库、渠堰管理区域的绿化,由水库、渠堰工程管理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责。
江河两岸、湖泊周围的绿化,由当地人民政府水土保持部门负责。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绿化,由主管单位负责。
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绿化,由本单位负责。
以上地区的绿化期限,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绿化目标确定。
第十八条 凡年满18岁至60岁的男性公民、年满18岁至55岁的女性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每人每年应义务植树3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因特殊情况不能直接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出申请,经当地绿化委员会或其委托的机关审查批准,并交纳一定数额的义务植树绿化费,由当地政府绿化委员会组织人员代其完成义务植树任务。
对11岁至17岁的青少年,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力所能及的绿化劳动。
第十九条 市、县绿化委员会应根据绿化规划下达义务植树任务,督促义务植树责任单位组织公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并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或者以其他形式兴办绿化事业。
市、县绿化委员会应确定义务绿化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实施与管护
第二十一条 国土绿化必须按照技术规程进行,适地适树,保证绿化质量和成效。
第二十二条 林业部门应有计划地建立区域性良种基地和实验繁殖基地,培育良种壮苗。建设(园林)部门应建立专业苗圃。农牧业部门应建立良种牧草种子基地。绿化任务重的单位,应根据任务自办苗圃,保证绿化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