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关于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2001-2010年)的通知

  4.加强电脑农业专业系统开发、示范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开发推广粮、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等特定领域的智能化(计算机)专家系统和精确农业技术。建立可提供政策、市场、资源、技术等综合信息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准确、快捷的农业资源、环境、产量、灾害等综合预测、监测、预报系统。在五大经济区和现代农业试验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中选择30个县开展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工作,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5.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支农类机械产品上档次、上水平。重点开发适合南方地区各类农业设施的设计、自动控制、节能、节水和温室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制和推广耕作、收割、喷药、灌溉、工厂化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机械设备、设施。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七)实施提高乡镇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乡镇企业科技行动
  1.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实现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2005年,全区有25%以上乡镇企业转变为以科技支撑的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2.加大实施星火计划力度,加强乡镇企业产品创新。以西部大开发的“星火西进”、“火炬西进”为契机,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加大乡镇企业接纳东部地区科技资源的力度,独立或联合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每年从销售收入中安排不少于3%的比例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推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乡镇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继续加强星火技术密集区、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农村小城镇示范区的建设,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3.建立若干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以强化服务与孵化功能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发展面向乡镇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企业诊断、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不断提高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4.加速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吸引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到乡镇企业工作,不断壮大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到2005年,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0%以上。
  (八)实施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科技扶贫行动
  1.加强有效利用贫困地区资源的综合技术开发,重点帮助贫困地区依靠科技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以种养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林、土特产品深加工带动产业链延伸的农业产业化。根据贫困地区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和比较优势,建立甘蔗、油茶、油桐、板栗、速生桉树、绞股蓝、山葡萄、名贵中草药、天然香料等基地,开发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2.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突破口,坚持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相结合,产业开发与智能开发相结合,科技扶贫与智力扶贫相结合,通过人才培训、科技普及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示范等措施,不断提高群众领会、应用科学知识、农业技术的能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致富能力。
  (九)实施强化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建设行动
  1.在农业科技改革与发展中,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农业科技基地,在未来5~10年,逐步改善建设6个自治区农业重点实验室,改造提高20个实验室,建设10个中试基地、10个良种繁育中心,改造和新建各1个种质资源库,建设1个基因库、6个工程技术中心、9个农业产业化基地。
  2.加强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自治区基础性重大项目计划、自治区科学基金、中青年科学基金和出国留学人员基金等多种途径,优先支持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品种遗传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和杂种优势、光合作用、农业重大灾害演变规律及防治机理的研究,增强农业科技进步后劲。
  3.根据不同区域性农业发展要求,建设好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试验区和若干博士创业园。使之成为农业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有机结合的农科教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农村科技产业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基地。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农村技术市场网、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网、农业技术协作网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系统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