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关于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2001-2010年)的通知

  2.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把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的技术需求,作为根本目标和出发点。
  3.切合区情的原则。我区农业科技的发展既要适应世界农业与农业科技的发展的趋势,更要符合我区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基本区情。操作上既要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又要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面积推广,以全面提高全区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自主研发,又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国外、区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加速我区农业科技发展。
  5.加强集成、联动和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强化部门间工作联动协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经济的资源优势,加强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优化集成,形成全社会参与和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提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
  6.增强以人为本和群众参与的原则。要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不断培养和引进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注重提高农村群众吸纳和应用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满足新世纪农业科技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使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研院所改制基本到位,农业科技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群,建立起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相结合为主的科技开发体系、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相结合为主的推广体系。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的突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加快应用,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不同类型的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科技教育要有更大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总体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口与资源关系更加协调。
  (三)主要任务
  1.构建农业科技持续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具有“开放、流动、协作、竞争”机制的农业科研体系;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农业技术开发体系;专业队伍、农民科技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网络化、科普社会化、科技示范多样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体现政府引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高效服务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农业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体系。同时,加强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研的装备水平和手段,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初步建立起适合广西农业科技发展要求、为发展现代农业较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的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体系,保证我区农业科研、生产、推广的需要。
  2.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增效的科技支撑能力。攻克一批制约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大技术问题,特别是亚热带优质农业、海洋养殖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岩溶地区生态重建等一批关键性技术,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全区种养业主要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农产品优质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0%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有新的突破。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和完善农业全程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博士创业园,培育农业高科技企业,用高新技术武装、改造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