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

  3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加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开发力度,建立并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要加快小学开设外语课,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步伐。中学要创造条件,根据学校实际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要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革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深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相结合”等项改革,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制度,把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课程内容,逐步形成新型的农村中学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4.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识。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和防蝇、防鼠、防毒等学校饮食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步骤地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
  35.要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工作,保证学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
  36.加强地方课程教材和学校课程的建设,促进教材多样化。严格执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教材编写、核准和教材审查制度。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并根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授权,审定部门国家课程的教材,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地方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试行出版发行公开竞标的办法,贯彻国务院制订的中小学教材版式的统一标准,保证教材质量,降低教材成本和价格,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37.继续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用书、学具和用品的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学校搭售或强迫学校订购教辅材料,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各种形式的教辅材料。控制学生在校活动的总量和作业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38.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为手段,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环境和有利条件。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十五”期间将初中升高中阶段考试的权力逐步下放给地市,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和小学、初中统考。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以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39.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乡镇以上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县为单位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2005年基本完成“普及实验教学县”达标工作,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因地制宜地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