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
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
(甘政发[2001]88号 2001年11月9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支柱产业拉动作用继续加大,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但是,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脱困的基础还不牢固,扭亏增盈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现就进一步做好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增强扭亏增盈工作的紧迫感
去年,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三年扭亏脱困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动态看,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至今年8月末,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42.05%,同比扩大0.52个百分点,比去年底扩大14.35个百分点;亏损额10.18亿元,同比增亏1.14亿元。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为51.7%,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底扩大18.9个百分点;亏损额7.61亿元,同比增亏0.97亿元。
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主要特别:新亏损企业增多,在402户亏损企业中,新增亏损企业占到三分之一;大中型企业中,返亏和新增亏损企业31户,亏损面扩大24个百分点;亏损主要分布在省属和地县企业。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机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具体表现在: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不善,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中,处理历史潜亏,造成帐面亏损大量增加;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部分企业改制滞后、机制不活、后劲不足。还有部分企业由于政策性、季节性原因造成亏损。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对我省工业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将更趋广泛和激烈,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紧迫感。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花大力气抓好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关键性领域中的控制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明确目标和重点,努力降低亏损面、亏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