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八、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建立畜禽疫病防治保障体系
  22、建立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责任制。全社会要树立畜禽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制定不同地区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落实防治措施。各级政府要对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负总责。
  23、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省际间公路动物检疫检查站、动物疫情测报站(点)建设,装备必要的分析测报设备、交通通讯设备,建立疫病信息报告系统,形成覆盖全省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
  24、实施“放心肉”工程。加强社会化免疫工作,对“一瘟、二疫、五病”实行强制性免疫。建立免疫标识、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制度。严格产地、屠宰、运输检疫和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有计划地建立无规定疫病区,实行动物疫病防治量化考核和目标管理,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25、建立动物防疫保障机制。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本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预案,建立动物防疫物资、技术储备制度和应急机制。建立动物疫苗冷冻系统、重大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完善动物防疫体系。依法实行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仓贮、运输、销售防疫许可制度,动物防疫和诊疗从业许可制度,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九、实施牧草种子工程,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26、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按照《草原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落实草场家庭承包责任制,完善租赁、拍卖办法,把草场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交给农户,实现“地定权、人定心、草扎根”。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保持草、畜协调发展,恢复和建设草原生态,促进草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
  27、树立“立草为业”的意识,加快草产业开发。积极推行农田种草,发展饲料专用玉米和苜蓿生产,实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扩大青贮、氨化秸秆能力。实施退耕还草,建设高产优质人工草场。积极发展饲草加工业,开发商品化草产业。实施牧草种子工程,建设牧草原种基地和草种扩繁基地,增加草种生产能力,保证人工种草种源。
  28、推动饲料产业升级。优化饲料工业布局,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开发专用饲料和饲料名牌产品,通过资产重组促进饲料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强饲料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管理,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的行为,确保饲料安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