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做好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认真执行农业部等9部(委)关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做好畜牧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审查申报工作,落实国家认定的畜产龙头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龙头企业的力度。
六、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加快畜产科技创新
16、加强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技术推广单位和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畜牧产业开发,与企业协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力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速繁技术,舍饲养畜、快速育肥等高效饲养技术,配合饲料、秸秆青贮氨化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疫病综合防治和畜产品加工储运等实用技术。依托杨凌示范区,组织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技术推广单位和企业,围绕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生化制药、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17、推进服务机制创新。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县乡畜牧兽医站要面向养殖户,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转换运行机制,逐步建成能够提供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生产资料供应和畜产品购销等项服务的科技型产业实体。积极发展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在养殖基地建立服务网络。
18、建设畜牧科技示范区。组织协调畜产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技术推广单位,围绕改良品种、规模养殖、科学饲养、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畜牧科技示范区,带动千家万户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七、实施畜牧良种工程,加快畜禽良种化进程
19、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对秦川牛、关中奶山羊、陕北绒山羊等地方良种要加强资源保护和本品种选育,加大开发利用强度。引进、推广一批国内外畜禽优良品种,开展经济杂交,加快畜种改良。建立秦川牛保种区,选育、提高秦川牛肉用性能,在保种区外大力开展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推广优质肉羊品种,加强白绒山羊品种扩群培育。加快推广生猪三元经济杂交,实现瘦肉型猪生产杂交化。
20、加强畜禽良种繁育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秦川牛繁育中心、关中奶山羊繁育中心、布尔山羊繁育中心和省家畜改良站建设。加快原种猪场、关中奶山羊场、陕北白绒山羊场、祖代鸡场、区域性父母代瘦肉型猪场、肉羊良种场、供精中心、胚胎移植中心和种畜禽检测中心等畜牧重点项目建设。深化种畜禽繁育中心(场、站)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逐步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为依托,以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站点为载体,良种繁育、人工授精、质量检测相结合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21、强化种畜禽管理。按照《
种畜禽管理条例》,开展畜禽良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检定,落实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坚决淘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种畜禽,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种畜禽行为,维护种畜禽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农业生物技术安全法规及行政管理程序,对畜禽动物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