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发优质名牌和创汇畜产品,占领省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建设创收、创汇产业。
  (2)坚持群众自愿原则。以家庭养殖为基础,合理布局,典型示范,正面引导,政策扶持,社会服务,调动千家万户养殖积极性,逐步实现养殖基地化、规模化。
  (3)坚持龙头带动原则。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产业化的观念。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与发展食品工业相结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4)坚持科技进步原则。在畜牧产业的各个环节,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引进、选育、改良相结合,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实现畜牧良种化;实行人工种草、秸秆利用、舍饲养畜,改进饲养方式,推进集约化经营;强化畜禽疫病防治,加强饲料、兽药生产管理和市场监测,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5)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与果业、蔬菜生产相结合,推广“一圈一池一园”经验,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促进良性循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实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推动村镇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6、畜牧产业发展的目标:200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产业化运作机制,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使我省成为全国的奶业大省和西部畜牧业强省。
  三、实行战略性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7、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猪禽生产,大力发展奶业和牛羊肉产业,积极发展特种养殖。优化畜群结构、畜禽品种结构和畜产品结构。以奶业为突破口,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把牛羊产业做大做强,形成我省畜牧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8、优化区域布局。城镇郊区,依托城市科技、经济优势,重点发展奶产业和特种养殖业;关中平原、渭北塬区和陕南川坝农区,依托粮食转化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生猪、肉牛产业;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南秦巴山区,依托草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肉羊产业。
  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