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政执法机关违法执法问题突出或发生重大违法执法行为的;
(三)对违法执法人员查处不力的;
(四)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违法执法造成后果时,按下列规定确定责任人:
(一)承办人违法执法的,由承办人承担责任;
(二)因审核人、批准人更改或授意更改事实、证据和承办人的意见而造成违法执法的,由审核人、批准人承担责任;
(三)审核人、批准人未纠正承办人的违法执法行为,造成批准错误的,由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四)行政执法机关授意承办人违法执法的,由该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
(五)对应当提请行政执法机关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案件而不提请研究,并造成违法执法的,由承办人或有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六)行政执法机关集体研究决定造成违法执法的,由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七)上级行政执法机关维持下级行政执法机关的错误决定,由该上下两级行政执法机关的有关人员分别承担责任;上级行政执法机关改变下级行政执法机关决定造成违法执法的,由上级行政执法机关的有关人员承担责任。
第三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由市或区(市)县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经考核不合格的,暂扣行政执法证件,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按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执法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有关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暂扣行政执法证件或责令离岗培训;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行政执法证件,并由主管机关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执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予以第十五赔偿;行政执法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