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决策支持功能,加强洪水预报、防洪应急预案、工程隐患探测技术和防汛抢险技术研究。
(二)实施“五大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
1.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示范工程。按生态区划分,在赣南建立以脐橙、甜柚为代表的,以种、养、加为一体的“猪-沼-果”高效果业示范区。赣西建立以水稻和两系油菜为主的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水稻、油菜优良品种及轻型高产栽培技术。
2.丘陵红壤区域中低产品改造与开发示范工程。以吉泰盆地为中心,建立高丘红壤农业高效利用示范区;以赣东北的红壤改良基地为中心,建立低丘红壤农业高效利用示范区。
3.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强对生态农业区划、生态农业机理及因子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建立生态农业产品布局与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建立赣东北有机茶产业带、赣中绿色大米产业带、赣西生态苎麻产业带、环南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及九江生态渔业产业带。
4.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农业高技术,积极培育农业高技术企业,为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作出示范。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建立现代化优良种猪繁育基地;采用生物技术,建立新型奶制品加工示范基地;应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优质高效薯类、优良林木种苗、花卉等繁育生产示范基地。
5.竹类和木材综合加工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以竹木综合加工利用、丛生竹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生态竹林示范基地、经济林木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毛竹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优良乡土笋材竹种。
(三)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跟踪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以提高我省农业科研、生产综合实力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战略,加快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在“九五”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提高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植物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稻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西省粮油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水平。同时,根据条件,建设一批新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加强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
(四)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窗口”和示范点,是新技术开发和成长的“孵化器”。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是我省农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我省实际,要加快建设国家级南昌农业科技园和省级鄱阳湖水产科技园、赣州农业科技园,同时抓紧建设一批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我省农业全面发展。
四、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