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决定
 (皖政[2001]9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我省林业和生态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整体功能不强,林业还没有建立和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机制等。为进一步加快林业建设步伐,省政府决定,动员全省人民开展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用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化林业结构为主线,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分区指导的原则,大力实施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提高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森林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到520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并初步建立起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框架,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现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省份之一的目标。
  二、生态网络整体布局和建设重点
  1、全省森林生态网络整体布局是:以城市、集镇、村庄绿化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为“点”,以铁路、公路干道和江河林带建设为“线”,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面”,营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2、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主要实施以下六大重点工程:
  --以长江和淮河防护林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建设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和护堤护岸林为主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具体抓好我省境内长江、淮河、新安江流域和巢湖流域的绿化造林、封山充分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工程。
  --城、镇、村绿化工程。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乡镇建成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23%以上;大力发展环村林、村片林,村庄绿化率达50%以上。
  --“万里绿色长廊”二期工程。以新建、改扩建铁路和国道、省道公路及县、乡公路为重点,新增绿化里程1万公里;人工河渠新增绿化长度过万公里。全省农田林网建网率达90%以上。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