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制订、落实激励政策措施,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协调发展。
投资环境的优劣对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全省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加快工业结构与调整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建立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法规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努力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继续发展工业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加快建立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逐步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为乡镇企业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培育与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加快中介服务市场建设,发展和规范中介组织。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健全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的法规,打击逃废债务、不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价格联盟、低价倾销和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2、制定结构优化政策。一是要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基金,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外贸出口和企业扭亏脱困的扶持力度。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改善乡镇企业的信贷状况。二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的社会保险措施,切实保障下岗、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资产变现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妥善安置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三是实行财政税费支持,对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新增财力按适当比例用于增补企业的国家资本金,企业实施改制、兼并、划转、破产及调整隶属关系过程中属于政府部门的收费,除工本费外一律免收,中介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费。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各项政策。
3、深化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工业经济管理部门与直接管理的企业脱钩,实现政企分开。加快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改变当前国有企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不利于国有资本退出与资产流动重组的状况,进一步改革完善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使其成为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主体。着力做好规划实施、经济调节、市场规范、环境改善、政策引导和企业服务工作。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把工作重点转到发展战略研究、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上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坚决整治“三乱”,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工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
4、加强企业经营者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选拔、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搞好股份期权、年薪制等分配方式的试点;建立科技人才有为机制,为技术人员创造好的科研条件和发展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科技人员的收入要与其创造的效益直接挂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研究开发成果特别是形成产业化、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给予重奖,包括给预期权、股权等;加强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营销激励机制,调动营销人员创造性工作的潜能;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