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依托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使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工程、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35%以上,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2%左右。
信息技术主要发展软件产品。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和制成软件,加快研制、生产CAD/CAN/CAPP/CIMS软件、工业过程控制和数字智能型产品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信息服务软件、金融财税软件、教育娱乐及多媒体软件、信息安全保密与病毒防治软件、数据加工定制软件、中文软件等八大类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等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中文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等四类支撑软件的开发进程。
生物工程 以研制肝癌单抗放射免疫治疗剂磺(Ⅰ)、高效价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注射液等国家一类新药为重点,发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物蛋白等生物制品和基因芯片、诊断芯片等生物芯片,“十五”末初步建成国家生物芯片生产基地,促进生物工程产业以20%以上速度逐年递增。
新材料 重点发展和促进电子、光电子材料(特别是硅基半导体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的技术开发和规模生产。大力开发具有保温、隔热、装饰等多功能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着手建立层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树脂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等新材料产业。“十五”末初步建成西部新材料开发和生产基地。
新能源 重点开发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煤转油等新产品,加快太阳能热水器、地热采暖装置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开发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光电系统、以及沼气工程等生物能技术。
环保工程 重点发展无磷洗涤剂、氟里昂替代物HFC-134a、天然气汽车、电除尘设备、燃油燃气锅炉、降解树脂、等离子脱硫装置、大棚蔬菜无农药无污染病虫害防治仪、新型墙体材料等环保产品。
空间技术 重点开发小卫星、卫星通讯、导航与定位技术、卫星信息传输及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发展防雹增雨火箭、火箭人工降雨、飞机人工降雨、工农业节水设备等高新技术和产品。
(二)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依托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全省主要工业企业高产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达到30-50%,年经济增长率提高5-10%;产品平均设计制造周期缩短30%,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1/2-1/3,生产周期缩短20-50%;管理工作效率提高1倍;库存压缩20%。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提高软件产出率。力争到“十五”末,把西安软件园初步建成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和国家软件工程中心,集软件科研开发、产业化、电子出版、产品推广、培训、测试、销售和信息服务为一体,使之在为我国西部的“软硅谷”,使软件特别是应用软件产出率名列全国前茅,并争取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
2、加强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形成专业化的特色服务。把公用信息网建成覆盖全省的数据通信网、数字移动通信网、电视电话会议网和多媒体网;采用波分复用(WDM)等大容量传输技术,把广播电视网建成光缆传输主干线、专干线和支线网,开展数字音频、数据广播业务,建成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网、党政信息网;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采用IP宽带网,将全省出口总带宽增加到600兆以上,扩充升级公共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交换处理能力,发展联结一批局域网和园区网,保证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相互联通。在服务体系上重点抓好应用服务平台、数字网络化设计制造应用服务中心、评估认证及标准化技术服务中心三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3、以关中为中心,结合重点行业和企业,广泛深入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重点对各种高耗能窑炉及高耗能电机进行全面改造;对工业全面和科研单位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数控机床上普遍实现CAD/CAM,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要加快CAD/CAE/CAM/PDM集成应用;对各类机床逐步实现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对连续生产企业普遍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在大中型企业中普遍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MIS),在工商企业建立内部网络的基础上,加快与金融网、城市公用信息网的连接步伐,努力实现商务电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