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五”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五”期间,全省工业企业利用外资8.5亿美元,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和沿海企业集团来陕投资,扩大对外贸易,工业品出口7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0%。
  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
  “十五”期间,要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培育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3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一)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遵循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全省国有工业涉及的各个行业,要按照其固有的功能和竞争力排位,分三类进行调整:
  第一类:战略性经济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印钞业;涉及国家重大经济利益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烟草加工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公益性行业,主要有食盐加工业与经营、电力、供热、自来水、天然气生产与供应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等环保行业。这类行业国有资本应保持控制地位,国家应注入一定资金,用于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非主营业务的剥离改制,军工企业要军民品分离。个别行业可有选择地出售、转让部分国有股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二类:资产量大、产业关联度高、提供消费品或生产资料中间产品的行业。包括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纺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冶金业、建材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这类行业的企业,国有资本要分阶段有序退出,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或转让国有股权,鼓励国内外资金进入,不断降低国有股比重,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同时,加大行业整合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第三类:无明显竞争优势的一般竞争性行为。包括服装及其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其他矿采选业,其他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对这类行业的企业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破产、兼并、联合、拍卖等多种形式,促使国有资本尽快大部或全部退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对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国有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实施破产关闭。
  (二)加速培育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
  “十五”期间,围绕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企业改制、改造和资产重组步伐,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抓好咸阳偏转、秦岭水泥、西安汉斯、宝光、秦川机床、东盛科技、数码测绘等60户优势企业和彩虹、西飞、长庆、省电力、有色、长河等40户企业集团,建立新型的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配套关系,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与发展,从而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较强区域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提升全省经济总量,促进全省经济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