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五”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纲要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十五”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纲要的通知
 (陕政发〔2001〕69号 2001年12月21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十五”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十五”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纲要

  “十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陕西在新世纪抓住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由滞后发展走向全国振兴的转折时期。为了实现这个转折,“十五”期间必须加速陕西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关中、陕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全面构筑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新兴产业框架,为把陕西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奠定基础。
  一、陕西工业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陕西工业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以电子、机械、军工、纺织、医药、石化、能源、食品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结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集团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九五”以来,陕西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6年到200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比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约高1.6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549.6亿元,占全省GDP的33%,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仍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高科技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能源化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等行业取得了较快增长,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非国有工业以高于国有工业两倍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全省工业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产品,如高压输变电设备、民用飞机、工程机械、钛材、钼产品、彩管、偏转线圈、程控交换机、真空开关等,在全省工业经济中起着支撑和带动作用。
  陕西工业“九五”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总量偏小,基础和实力较弱,发展速度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一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例仅为1.28%。分析其原因,除了观念落后、改革滞后和工业投资不足等因素外,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工业布局分散、战线过长、比重过大,非国有工业规模小、主体弱、投资少,企业活力不足。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大而强、小而专的企业少,企业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优势产业产品的支柱作用不明显,有些传统产业如冶金、纺织等出现了衰退。
  “十五”期间要实现我省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改革滞后等主要问题,从战略上调整我省工业结构。
  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调整促发展,创新带发展”,“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存量资产流动重组和增量投入为途径,以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为重点,对全省工业结构进行战备性调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