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广大企业要把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狠抓落实,要把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用工分配制度,作为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关键环节,继续推行经营者年薪制、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基本工资和控制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三项工资制度改革。真正把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建立起来。企业要加大主辅分离力度,精干主体。争取在2-3年内,全省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内部改革能够全面到位。
四、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全面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实施管理增效。广大企业要继续学邯钢、学东钢、学亚星,通过强化管理巩固改革与脱困的成果,使管理挖潜成为企业应对环境和政策变化,实现持续增效的重要手续。一是要加强战略决策管理。企业要周密地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本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变化趋势,全面分析、掌握自身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要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反法律、国家产业政策或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决策,必须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是要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企业要把财务管理当做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规范制度,严格监管,使之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搞发企业资金的监督和控制,杜绝资金帐外循环。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管好自己的财务公司,严防违规炒股。三是要加强质量管理。企业必须把质量管理放在重要的地位常抓不懈,要以铁腕手段抓质量,把“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落实到每个职工、每个环节。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四是要加强安全管理。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增加安全设施投入,加强监督检查,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五是要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要把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改进企业管理、加速技术创新,以及节能、节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和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点地抓好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大力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先进适用技术,武装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作用,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区落户,加速科技和机制双创新,迅速增强企业活力与实力。加快光电子、生物技术、新医药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新世纪经济的战略制高点。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嫁接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三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把一批国债项目实施好,形成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技术优势。大力营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抓好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使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得到技术开发服务。四是继续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选择一批高利税、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关联席产品,予以重点培植,并实现规模生产,优化湖北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名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