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三产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对服务业、社会文化事业将带来深刻影响。必须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研究制定江苏省服务业利用外资规划,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抓紧电信、金融业改革改组,力争取得扩大开放的先发效应。引导外资参与国有大型商业企业的改组改制,建立以大企业为龙头、信息化网络为支撑、中介服务配套齐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鼓励兴办中外合资和民营旅游企业,加大旅游产品境外促销力度。加快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支持重点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实施教育创新战略,推进教育产业化。抓好省属报业、出版、广电、演艺四大文化集团的改革改组,增强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开放法律服务市场,引进资金和专业人才,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兴办中外合资医院和民营医院,支持中医药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上述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计委、经贸委、旅游局、教育厅、文化厅、卫生厅、司法厅、工商局、交通厅及银行、电信等部门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二、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这是提升我省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引进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设备,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科技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好苏南高新技术园区和沿江火炬带。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专利申请工作,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加强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工作,构筑绿色、技术壁垒。跟踪发达国家技术输出状况和发展趋势,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系统。
上述工作由省科技厅会同省经贸委、财政厅、教育厅、司法厅、质监局等部门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三、适应经济国际化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
这是提高商品质量、冲破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运用非关税壁垒,使企业免受或减缓冲击的合理保护手段。按照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原则,梳理、调整和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研究制订《江苏省标准化条例》,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环保等领域建立和修改一批地方标准和技术法规,大宗出口商品标准要尽快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出口目标国标准并轨。发挥WTO/TBT咨询点作用,建立健全国家、本省及主要国家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引导企业按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强进口商品标准化审批工作,防止欺诈行为,保护进口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