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增强企业应对“入世”能力
研究并确定面向全球的产业发展目标、模式和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纺织、丝绸、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出口竞争能力。二是加快机械、电子、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的战略重组。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扶持发展,扩大出口。对竞争力一般的产品尤其是石化产品和汽车,加快引进关键技术,上规模,降成本,提高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高科技产业。四是加快企业体制创新,努力形成股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机制市场化、经营国际化的发展格局。规模企业特别是行业性控股集团要加快调整,做大做强,在应对“入世”中发挥骨干作用。努力提供金融、法律、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社会环境。
上述工作由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等部门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从战略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
“入世”后我省农业面临严峻形势,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全面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园艺业、畜禽业和水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引导外商、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业,拓展农副产品加工领域。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以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方式做大做强做活,符合条件的优先上市。支持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取得出口经营权。三是争取开放型农业有重大突破。每年举办1次江苏省农业招商引资洽谈会。探索组建中外合资的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重视滩涂开发工作,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建立苏东海产品加工出口开发区。提高加工深度,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四是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内外贸一体化的农业综合管理体系。五是提高各级财政投入农业比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种子种苗、技术研发和推广、检验检疫、病虫害防治、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和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等方面的投入。
上述工作由省农林厅会同省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厅、财政厅、质监局等部门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一、加快服务业、社会文化事业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