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规范行政行为,逐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政务公开制、限期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绩效考评制与失职追究制等基本制度,建立起高效、廉洁、精干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杜绝交叉管理,推诿扯皮,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行政执法,改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状,积极探索专门部门综合执法。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发挥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
10.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以增强竞争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我省开拓国际市场的排头兵。加大中小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力度,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
11.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内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按非歧视原则,逐步提供国民待遇,营造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凡是对外商开放的领域,要对民间资本开放。非国有资本独家垄断的行业和企业,原则上都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并允许自然人以投资主体的身份参与组建合资企业。
12.开拓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各级各类企业要广泛吸取国内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国际竞争的经营管理体系。以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努力实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13.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要积极推行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在质量标准管理方面实现和国际接轨。加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力度,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组织检验。积极开展国际上通行的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工作,加快检疫检验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和档次。加强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管理。
14.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大中型企业都要设立技术中心,鼓励骨干优势企业到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积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作,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各行为主体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加大技术分配比重,建立科技人员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1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做好现有行业协会的整顿提高工作,推动各行业协会建立起协商共议、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办事规则和程序,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协会为依托,以民主自决为核心的行业自律机制。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将一些管理职能,逐步转入行业协会,变政府对行业的行政管理为行业的自律性管理。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我省各类企业提供工商投诉、法律咨询等服务。努力扩大与国际著名商会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加快发展会计、审计、法律、价格、咨询、认证、评估、广告、展览等中介服务业,并尽快使其规范化。各种会计、评估、律师事务所要和主管部门彻底脱钩,消除行业垄断、政府干预,实行以责任人为基本形式的投资主体,公正、客观、独立地对外提供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大力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及其他中介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