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要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重点用于高新技术和名牌产品开发。龙头企业科技投入要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创建品牌和产业升级开发重点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追踪世界高新技术前沿,搞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应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到2005年,省级龙头企业技术装备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科技人员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要占到职工总数的30%以上,高级技术人员占10%以上,龙头企业要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人员给予重奖。
信息化是加快创建名牌产品、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省级龙头企业要率先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从市场预测、名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和控制,加快名牌产品的开发步伐。
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配备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严格、科学的质量管理。要建立企业领导负责制和职工全员质量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责任。要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名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打造名优品牌,既要靠产品的内在品质,又要注意产品的外观设计。省级龙头企业要全面实施CI(企业营销策划形象经营理念)战略,尽快达到商品品牌、注册商标与企业形象的完美统一,提升品牌形象。要改进产品造型设计,充分运用个性化、趣味化和情感化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新、奇、特、精的名牌产品款式,改变我省产品笨、粗、重的形象。要提高商标设计水平,突出地方特色,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人本思想、文化品味融汇到产品商标之中,提高品牌产品的美誉度。要改进产品包装,包装设计要充分体现名牌产品的内在品质和时代要求,做到创意独特、造型新颖、符合法律、尊重习惯,顺应国际名牌产品包装发展趋势,为名牌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要加快建设一批牵动全省、辐射全国的名牌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特别是要加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市场以及各大中城市的绿色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要积极引导农户、中介组织、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投资入股,兴办大豆、玉米、水稻、乳制品等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要加强市场环境、仓储、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市场交易额每年要增长30%以上。积极发育购销服务社、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把名牌产品全面推向国内外市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