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9日 实施日期:2008年11月19日)废止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湘政发[2001]3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推进质量兴茶、科技兴茶,提高我省茶叶产业素质,现就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明确发展思路与目标
茶叶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湘西纳入西部大开发范畴的机遇,抓好茶叶产业的调整与发展。
“十五”期间,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优化品质与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茶叶产业由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转变,由以公有制为主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营体制转变。重点抓好茶园布局和茶类结构两大调整,茶园、茶厂和加工贮藏技术三项改造,管理体制、市场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四项建设。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产茶7.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优质品牌茶面积70万亩,产茶5万吨,产值10亿元。
二、调整茶叶生产区域布局
湘西、湘南、湘东山区和库区,特别是湘西武陵山区宜茶山地面积大,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优质茶的重点地区。要抓住国家实行退耕还林的机遇,实现茶叶生产布局向山区、库区转移。全省确定长沙县、浏阳市、攸县、常宁市、岳阳县、临湘县、平江县、泪罗市、湘阴县、石门县、桃源县、慈利县、桃江县、安化县、资兴市、桂东县、江华县、沅陵县、古丈县、涟源市、洞口县、南岳区22个县(市、区)为茶叶基地县(市、区)。通过基地县的建设和辐射作用,带动全省优质茶园发展,到2005年优质生态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
三、大力发展优质品牌茶,积极开发有机茶
要加大名优茶的开发力度,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加工、贮藏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扩大名优茶生产规模。“十五”期间,要以君山银针、高桥银峰、湘波绿、洞庭春、古丈毛尖。安化松针、狗脑贡茶、东山秀峰等名优茶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快名优茶发展,力争2005年全省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20%以上。同时,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猴王牌、百龙牌、潇湘牌、湘益牌、兰岭牌、大自然牌、雄狮牌。天牌等品牌为重点,做大做强优质品牌茶,培育几个销售额过亿元和一批销售额过2000万元的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