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耕播种时节,是最好的废旧地膜回收时机。各级政府应把此项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耙地、整地时,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尽心尽责将历年的残膜清理出来。此项工作的数据调查、技术推广、科研协作、情况通报等日常工作由自治区农业厅所属农业环境监测站负责。
二、大力推广棉花浇头水前揭膜技术
目前我区棉田95%以上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据研究测试,棉田头水前揭膜与不揭膜,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差别不大,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大,同时头水前揭膜由于地膜尚未老化,韧性好,不易破碎,棉田未灌水,土壤疏松,膜上没有淤泥,很容易将膜揭掉,省力省工。实践证明,头水前揭膜是回收废旧地膜,防止地膜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如果能做到适时揭膜,认真回收,回收率一般在90%以上,各地应大力推广。
三、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力度
组织人力用耙子回收农田中的废旧地膜,也是一项很好的回收措施。同时,在翻地、整地、播种前用地膜回收机械回收废旧地膜,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由自治区农机局组织实施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残膜回收机已在我区研制成功,大规模回收残膜可望实现。农机部门应尽快在研制基础上组织批量生产,然后逐步在全区推广,以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
四、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建立废旧地膜收购和再加工企业
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交售废旧地膜的积极性。目前,我区设立的废旧地膜收购点和加工企业很少,且利润较低。对新建和扩建的废膜收购站点或加工厂实行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当地政府应在供电、供水、用地、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提供方便。已建或新建的废旧地膜收购站点或加工厂应接受当地农业部门或农业环保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五、研究开发新材料,积极使用农膜替代品
目前我区使用的农用地膜基本上都是聚乙烯农膜,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易造成土壤物理污染,要鼓励科研部门研究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材料,并改进光降解聚乙烯农膜、生物降解聚乙烯农膜、植物纤维农膜、几丁质农膜及其它生物农膜的产品性能,以替代聚乙烯农膜。
d58426--020106xxj
lar_3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