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乏科学的财源建设规划和有效的措施。由于许多地县对财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本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地研究和分析,对本地的优势所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没有科学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财源建设规划,而是热衷于盲目上项目、铺摊子。
5、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多年来,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经济建设中,追求产值,忽视效益,“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工作的意见
1、充分认识财源建设的重要意义。财源建设对缓解自治区财政困难具有重要意义。财源建设,是由财政部门牵头,在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从扶持生产入手,逐步发展和壮大地方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区都已将财源建设做为本地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有明确的方针、系统科学的规划和奋斗目标,有切合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强了地方财政的实力。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产品高新技术含量少,缺乏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不理想,所能提供的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因此,加强财源建设应当成为自治区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同时也是解决自治区财政困难,振兴财政的重要举措。
2、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工作。财源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单靠一两个部门是搞不好的。各级政府要把财源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财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财源建设工作,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财源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财源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政策,协调解决问题。要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制订务实、明确的目标,一级抓一级,确保财源建设目标落到实处。要抽调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财源建设的日常工作。
3、财源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当前县级财政困难,是自治区财政困难中的主要问题。加强县级财源建设,对增强县级财政的实力,实现自治区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自治区的财源建设工作重点应放在县级,要把搞好县级财源建设作为自治区财源建设的突破口,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既要扶持基础条件较好,发展较快的县,使其财政收入尽快跃上新的台阶,更要抓好财政困难县的财源建设工作,通过适当的投入发展县级经济,逐步缓解财政困难。新疆是农牧业省区,农牧业是基础产业,财源建设要立足于这个基础,要围绕农牧业作大文章,把发展创税农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大力种植棉花、瓜果蔬菜,发展畜牧养殖,并在此基础上走种、养、加结合的路子。要依托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求发展,服务石油,发展相关产业。要开发和利用我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要重视发展本地优势明显的特色经济,农区在种植经济作物时,一定要形成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和田、喀什、阿克苏地区和克州应围绕“农”字作文章,发展大农业,走“种、养、加”结合的路子;巴州、昌吉州和哈密、吐鲁番地区要围绕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求发展,服务石油,发展相关产业;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和博州在作好农牧业文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靠边”优势,大力开展地、边贸易,促进经济的发展;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市要充分发挥经济基础雄厚,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重技术改造的份量,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走内涵和集约发展的路子,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财源建设工作要坚持在搞好和壮大现有财源的同时,选择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力争在短期内有所收获。要重视对后续财源的培养,对财源建设项目分层次,逐步实施。
4、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财源建设规划。各地要对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分析本地的优势所在,科学制定本地的财源建设规划。在制定财源建设规划时,要与自治区和本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相衔接,充分考虑自治区和本地的整体布局,与自治区和本地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把有限的财力用于优化和调整结构上。要制定明确的财源建设短、中、长期目标,要把壮大现有财源和培养后续财源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争取在“九五”期间,使我区的财政收入能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