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运输建筑垃圾的机动车辆进行审核后,发给《建筑垃圾准运证》;
(三)领取了《建筑垃圾准运证》的单位或个人,应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运输车辆临时通行手续。
第十二条 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应苫盖,车体必须完好,并做到装载适量,沿途不漏洒、不飞扬,严禁车轮带泥污染道路。
对无清运能力或运输车辆不符合规定的,由各区市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偿清运。
第十三条 居民住房装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楼房垃圾通道内,应按各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集中清运。
第十四条 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准运证》,并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线路和时间将建筑垃圾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受纳,同时领取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各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查验。
第十五条 《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准运证》不得出借、转让、涂改、伪造。
第十六条 各类建设工程在项目竣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建设单位应负责督促。
第十七条 建筑垃圾处置费应交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处置费主要用于建筑垃圾处置场的建设及有关费用。
建筑垃圾处置费的计算方式和标准由物价财政等部门确定。
第四章 堆放场地的管理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堆放场地由市环卫处组织各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选址,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分区建设。任何单位不得占用或损坏。
第十九条 堆放场管理:
(一)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特种垃圾;
(二)场内建筑垃圾应按场内堆放规划分类堆放;
(三)堆放场应设围墙,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染措施;
(四)堆放场内未经同意不允许拾拣废旧物品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