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1997修正)[失效]

  (四)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遭到破坏,立即向当地政府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
  第三十九条 有文物保护法三十条所列行为之一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罚:
  (一)擅自拆除、改建、迁移文物建筑的;擅自修缮文物建筑,改变文物原状的;
  (二)对使用、保管的文物建筑不履行保养维修职责,使文物及其环境受到损坏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复制、拓印、拍摄文物或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的;擅自出售文物复制品、文物拓印片和内部资料的;
  (四)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擅自施工作业或从事其他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
  (五)未经批准进行考古发掘的;违反考古钻探技术规程的;
  (六)损坏或擅自拆除、移动文物保护标志、界桩、围栏的;损坏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公共设施的;
  (七)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因失职造成文物损失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八)刻划、污损、踏骑国家保护的文物的;
  (九)在建设和生产中发现文物,不保护现场,强行施工和继续作业,造成文物破坏或损失的。
  第四十条 行政处罚由公安、工商、文化、城建、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对第三十九条所列行为视不同情况给予警告、罚款、没收文物和非法所得,限期治理等。
  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不服公安部门行政处罚的,提出申请或提出诉讼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三十九条的规定办理;不服其他部门处罚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十五日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经复议后对复议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通知后十五日内,再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有文物保护法三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