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制止牟取暴利的实施细则

  第七条 生产经营者制定下列商品价格,其经营差价率(含运杂费),凡超过规定差率界线者,为牟取暴利行为。
  一、粳米、食用植物油、肉食(猪、牛、羊肉)执行省物价委员会规定的差价率(不含运杂费),即 :
  (一)粳米、食用植物油
  1.外购地销经过批发环节的,以进价为基础粳米进销差率不得超过8%;食用植物油进销差率不得超过7%;批零差率:粳米不得超过8-10%;食用植物油不得超过7-9%。
  2.外购地销不经过批发环节的,不能加批发环节的差率,其进销差率:粳米不得超过12%;食用植物油不得超过11%。
  (二)肉食
  1.冻猪肉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3%;批零差率不得超过16%。
  2.鲜猪肉在兰州市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格基础上,批零差率不得超过16%。
  3.牛、羊肉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批零差率不得超过16%。
  二、酱油、食醋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批零差率不得超过25%(不含监审品种)。
  三、洗衣粉、肥皂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批零差率不得超过25%(不含监审品种)。
  四、药品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30%,批零差率不得超过45%;一次性医疗器具进销差率不得超过40%。(指价格放开的品种)
  五、家用电器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批零差率不得超过25%。
  六、服装、鞋类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20%,批零差率不得超过35%。
  上列商品价格的经营差价率,除省定差价率外,由市物价主管部门在必要时予以调整。
  第八条 对饮食业价格,按照“分等定级、优质优价”的原则,不同等级实行不同的毛利率和加价率(详见附件二)。
  饮食业划分为特、甲、乙、丙、普通五个等级,由市物价委员会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组成饮食行业等级评审小组,负责等级标准的制定和特、甲级及二商局所属饮食店的评审工作。各县、区亦应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辖区乙级及乙级以下饮食店的评审工作,并报市评审小组备案。
  经营者必须按规定申报等级,经批准后亮牌经营。并在批准等级的相应价格控制幅度内自行确定其商品价格及收费标准,凡超出规定价格控制幅度的属牟取暴利行为。
  经营等级实行年度审验制,年审发现不具备条件或有重大价格违法行为者,予以降级处理。凡不按规定办理报批等级手续的,一律按最低等级对待,违者按价格违法行为查处。
  本条所称饮食业,是指对外营业的各类餐厅、酒家、饭馆、火锅店、美食城及宾馆、饭店附设的餐饮部等。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