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 民兵干部选拔、配备和任命的原则:
(一)民兵干部由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军事素质、热爱民兵工作的人员担任。民兵连(营)干部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岁。授予荣誉称号或有突出贡献的民兵干部和兼职干部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民兵干部应当优先从转业、退伍军人中选拔。
(二)民兵连(营)长和教(指)导员分别配一正一副,女民兵较多单位,可增配一名女干部。在农村,民兵连长能专则专,能兼则兼。
(三)民兵干部由本单位提名,由基层人民武装部或者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按照任免权限任命。
企业事业单位的民兵连以上军政主官,由本单位负责人兼任。
基干民兵连长或者营长,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或者本单位负责人兼任。
(四)民兵干部由地方人民政府和人民武装部共同管理,定期考核,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对民兵干部进行调整配备。
各级人民武装部门要加强对民兵干部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军政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要关心民兵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章 整组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一条 民兵组织每年整顿一次。整顿的内容包括:宣传教育、出入转队、调配干部、工作总结、清点装备、健全制度、集合点验等项工作。
第二十二条 民兵组织整顿的方法,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民兵整组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做法,要围绕中心工作,统筹安排,抓好落实;做好充分准备,培训骨干,实施计划,突出重点。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基层人民武装部、民兵连(营)在民兵整组中的主要任务:
(一)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拟制整组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编组原则、整组重点、工作时限、方法步骤及要求;召开专职武装干部会议,布置任务,培训骨干,统一认识,明确做法;深入民兵连队,检查指导,防止走过场;组织检查验收,搞好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及时上报整组工作总结和民兵组织实力统计。一个县(市、区)的民兵整组工作,在时间安排上,相对集中在一个月内进行。
(二)基层人民武装部: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拟制整组工作实施计划;召开民兵干部会议,传达上级实施方案,部署整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做好宣传教育;对民兵连队进行具体帮助指导,审批出入转队的基干民兵和调整任免民兵干部;组织点险,整理资料,总结工作,按时上报民兵组织统计表。时间一般在十天至十五天内完成。
(三)民兵连(营):召天民兵干部会传达上级对整组工作的要求,做好计划,摸底排队;对全体民兵和适龄人员进行民兵性质、任务及依法服兵役的教育,增强青年当民兵的自觉性和光荣感;在摸底排队的基础上,由民兵所在单位领导把关,做好出入转队,编组配干;以行政村民兵连为单位,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布置任务,健全活动制度,完善各种资料。民兵连(营)的整组工作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尽量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整组期间主要是民兵干部进行活动。对每个民兵,只要求参加二、三次集体活动。整组时间,一般应在一周内完成。
第六章 整组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三条 为保证民兵整组效果,各级应进行检查验收。军分区对各县(市、区)的整组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二至三个基层单位进行抽查点验;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对乡镇基干民兵连(营)普遍进行检查验收;乡镇对各行政村的民兵整组要全部进行检查,凡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必须在限期内补课。
第二十四条 集合点验一般以连为单位进行,其程序和主要内容是: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根据县(市、区)人武部赋予的基干民兵任务,宣布建制;由上级领导宣布基干民兵连(营)干部任职命令;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宣布各行政村民兵连干部和基干民兵排、班干部的任职并呼点民兵;教(指)导员总结民兵整组工作,布置任务;上级人武部领导讲话。点验后,可开展一些适合民兵特点的军事、文化、体育活动和其它有益的社会活动。集合点验,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普通民兵一般不搞集合点验,特殊情况需要点验时,可参照基干民兵点验的程序和内容进行。
第二十五条 民兵组织整顿验收的主要标准:
(一)宣传教育广泛深入。采取多种形式对民兵干部、民兵、群众普遍进行了民兵性质、任务教育和国防教育,受教育面达到百公之九十以上。落实了基干民兵的一堂政治教育课。提高了广大干部和民兵对新形势下搞好民兵、预备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当民兵的光荣感和自觉性。